作者: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第四巡察组副组长 吕钢
按照“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巡视巡察工作方针,发现问题是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做到该发现的问题能发现,涉及什么是问题、问题的标尺是什么、对问题的敏锐度、抽丝剥茧的坚韧度、发现问题方式方法的灵活度,即提升巡察发现问题能力要从增强发现问题的辨别力、感知力、意志力和攻坚力四个维度入手。
一、掌握标尺,增强发现问题的辨别力。
首先,融会贯通熟悉标尺。问题是对标对表对出来的,标和表就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基层就是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的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党组织软弱涣散和组织力欠缺问题。其次,分解细化把握标尺。在巡察中就要把“三个聚焦”梳理出监督重点和问题表现形式的负面清单。在此基础上,细化为施工图,明确政治生态调查的题点、个别谈话的谈点、查阅党务财务资料的查点和实地走访的看点。再次,区分类别用好标尺。同时,要把握被巡察单位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巡察。乡镇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四川省乡镇党委工作运行规则》,机关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校就要根据《中国共产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规定对标对表,通过对“三个聚焦”的细化,对照党内法规的要求,对照行业党内法规的规定,使发现的问题的标准可考、可谈、可查、可看。
二、问题导向,增强发现问题的感知力。
对问题的感知能力有一个长期历练的过程。对问题的感知能力如人的味觉、嗅觉、视觉,既有先知先觉,又有后知后觉。当然,问题不是俯拾即是,它有一定隐形,如厨师品味的养成,能尝出五味及比例,尝出由什么食材组成。如体检医生查病因,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如何提升感知能力?首先,对真假要有感知。在查阅党务资料时,注意甄别材料是否造假,中心组记录是否找人代写,班子会记录是否有添加。其次,对对错要有感知。实体和内容上要注意合规性,中心组学习是否开展讨论,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是否有抄袭,党员发展是否符合规定,被巡察单位职能职责是否履行到位,通过班子、党支部、个人记录了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温差,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落差。再次,对程度要有感知。在查阅财务和工程资料时,要注意问题的严重程度,班子决策是否以惯例代替规矩,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否有隐形变异穿马甲的情况。
三、坚韧不拔,增强发现问题的意志力。
对问题的敏感度只是显出了问题线头,问题的类型是什么,是一般问题还是问题线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回答,都需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把问题搞清楚。这需要突出重围,需要组内配合和相关部门支持。坚韧度的培植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呢?应该在多方印证补强证据上坚韧,应该在锁定事实上坚韧,应在走访中了解实际情况上坚韧。首先,在多方印证上坚韧。发现问题苗头后,要从材料多方印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既要看中心组学习又要看党员大会记录和个人记录情况,要交叉印证,重大开支要看班子会有无研究。某项工作的保障经费以差旅费名义报销,就要看出勤记录和出差时间是否矛盾。不仅如此,还要看是否有调研记录,调研文章是否有再版抄袭现象。其次,锁定事实上坚韧。在调查核实过程中要锁定事实,在核实有关事实时,特别是经办人多次介绍的情况,一定要以文字形式进行锁定,以免过后反悔。同时,事实的锁定上,可按照易变卦的先固定,不易暴露巡察组意图的先固定,口头证据及时固定的原则进行。锁定事实一般要有书证,要有访谈记录,要有走访记录,要有外调资料。再次,走访中体现坚韧。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往往只能走访群众才能发现。如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了收取卫生费长期不入账、河水污染井水不能饮用的问题,在走访中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侵害群众利益和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
四、灵活机动,增强发现问题的攻坚力。
发现问题既要有方法又要有技巧,就是要有方式方法的灵活度,灵活度体现在抓大放小的灵活、时间把握的灵活、工作方式的转换补充、访谈的技巧、查阅资料的技巧和走访的技巧等。首先,应抓大放小。问题有大有小,不能纠缠小问题。如果纠缠小问题,那么发现大问题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抓大放小,是说的在用力程度上,当然小问题也要在巡察报告中概况式反映。其次,把握攻坚时间。利用时间是门艺术,有的问题适合穷追不舍,如问题已显山露水,不及时固定证据将导致串供,有的问题适合暂时放一放,如问题还没有找到突破口时。再次,工作方式灵活转换。巡察工作方式为“12+N”,特别是查阅资料、访谈走访、外调要相互支持和印证。查阅资料对疑问要做标记,在多个疑问支撑下,才会发现问题。重大资料重点看、反复看,才易于发现问题。访谈时,关键要尊重被访谈对象,心与心相通才能相连。访谈一定要契合被访谈对象的兴奋点,唤醒荣辱点,打消担心点,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走访中,要和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一边帮着做农活一边拉家常,拉近距离,然后从群众关心的事实说起。